客户实例 Case Studies
客户实例

放弃“混闪”奔向“全闪” - 金融证券企业如何携手川源实现存储性能跃升 

当数字化产品开发部门内部需求激增 30%,存储性能如何破解 4+1 难题?从“混闪”到“全闪”,看非银金融上市企业如何携手川源实现存储性能跃升。

挑战

公司产品开发部门约有 300 多个团队成员,负责前端产品应用程序的需求对接、开发、测试及最终交付上线和运营护航。在数字化战略明确后,团队接到的开发和版本升级需求量逐年上升,2020 年比上一年增长了 30%。其数字化转型在技术层面本身也有诸多挑战,如:系统稳定性有待提升同时使用几种开发语言,导致整体开发效率不高数据口径没有完全统一数据的端到端尚未完全打通……

前端应用需求频频提出,产品开发团队技能提升、规模扩大的同时,业务端日益加速数字化对开发效率提出了卓越追求,这也对整个 IT 架构尤其是存储性能提出了 4+1 难题

如何快速架设虚拟环境并大幅缩短克隆和备份时长?
开发环境面临海量数据访问,如何提升数据库响应速度?
如何解决测试阶段的高性能计算和大量数据调用对性能的需求?
如何实现全流程的数据安全和保护?
如何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升级IT架构,提升存储性能?

  • 2021120306593590
    解决方案

    从“机械”、“混闪”到“全闪”,实测中的必然选择

    对于产品开发部门来说,一个首要任务是降低虚拟机的容量耗损。最初,基于原来机械硬盘的架构,叠加部分 SSD 的“混闪”方案是一个初步尝试,实测数据确实有所提升,但是仍然在克隆、备份等环节显现出耗时过长的情况。

    在历经阵痛,比对多家之后,川源的新蓝宝系列 NeoSapphire® H710 这款全闪存阵列产品进入产品开发部视野,这不仅是唯一一个在预算内能够实现全闪存的存储方案,设备试测后,性能表现也足够优越。

  • 2022011007511340
    客户收益

    底层 SSD 性能转化率提升 125%

    在有数据保护的级别下,川源的全闪存阵列解决方案,底层 SSD 性能转化率高达 90%,而测试数据显示,包含同样颗数 SSD 的其他解决方案,性能转化率最高只能到达 40%。

    克隆和备份时长降至原来所需的 10%

    导入川源的全闪存阵列后,执行一个 1TB 的克隆或是备份任务可以在 20 分钟之内完成。

    • 数据安全可靠度达 99.9999%

    作为一款高可用型的全闪存阵列,NeoSapphire®  H710 具有极高的可用性和容错性,确保没有单点故障,这意味着基本上没有停机时间,同时能够将意外中断和代价高昂的停机时间降至最低,这对时间紧、任务重、多项目并行的开发部门来说,极其重要。

    • 数据效率被大幅改善至 66.75%,30TB 的数据实现了 3:1 的数据去重比例

    开发部门容量需求在 30TB,此前“混闪”方案需要提供高于这个数字实际容量才能达成,应用川源新蓝宝产品后,NeoSapphire®  H710 默认开启无代理的在线数据重删和压缩,在非高峰时段可以启动深度重删和压缩,提高每 TB 存储存利用率,从而满足了虚机内存容量要求。

相关产品

成为川源的合作伙伴

    • captcha

    申请试用

      • captcha

      会员登录